《民事诉讼证据运用与实务技巧(增订第二版)》
2025-05-09

    在民事诉讼中,证据是决定案件成败的核心要素。然而,证据规则的复杂性与实务操作的灵活性,常令法律从业者感到困扰。王新平律师所著的《民事诉讼证据运用与实务技巧(增订第二版)》正是一本针对这一痛点的实务指南,为律师、法官、仲裁员及法学爱好者提供了系统且实用的解决方案。以下从多个角度推荐本书:


一、权威性与实务性兼具,贴合最新司法动态

作者王新平律师深耕法律实务二十余年,担任浙江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、仲裁员等职,承办多起示范案件,其代理词被编入高校教材,学术与实务经验兼备。本书根据2019年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》全面修订,新增举证期限专题,并对电子数据、证人证言等章节大幅更新,确保内容与最新司法解释同步,堪称证据规则的动态指南


二、体系清晰,覆盖证据运用全流程

全书以15个专题展开,从证据的界定、举证、质证到各类证据的具体审查(如书证、电子数据、鉴定意见等),层层递进。例如:

1. 举证环节:详解取证主体、证据撤回条件、证据目录编制技巧,并澄清“法官无权分配举证责任”等争议问题;

2. 质证实务:提出质证次序的“三步法”(关联性→合法性→真实性)及应对策略,结合案例剖析如何有效反驳对方证据;

3. 新兴证据类型:针对微信记录、电子邮件等电子数据,明确其认证标准与实操要点,回应数字化时代的司法需求。


三、语言通俗,案例鲜活,助力实务技能提升

与理论型教材不同,本书采用讲座式写作风格,语言通俗易懂,穿插大量典型案例。例如:

1· 通过“预备性答辩”案例,指导律师如何为案件设置多道防线;

2· 结合“拟制自认”规则,警示当事人庭审沉默的法律风险。

书评者称其一气呵成,读后即能上手操作,尤其适合初入行的法律人快速掌握证据运用精髓。


四、多维拓展,兼顾刑行交叉与理论深度

尽管以民事诉讼为主线,本书亦触及刑事、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异同,如偷拍偷录设备合法性”“单位证明材料性质等跨领域问题。附录部分收录《民事诉讼法》节录、新旧证据规定对照表等规范性文件,并通过二维码链接法院、仲裁机构的补充资料,为读者提供延伸学习资源。


五、适合读者群体广泛

· 律师:掌握举证策略、质证话术及庭审技巧;

· 法官/仲裁员:厘清证据审查要点,提升裁判文书说理逻辑;

· 法学学生:通过案例理解抽象规则,衔接理论与实践;

· 大众读者:了解诉讼证据常识,规避日常法律风险。


结语:

《民事诉讼证据运用与实务技巧》不仅是一本工具书,更体现了作者办案、研习、写作三位一体的职业追求。其以问题为导向的编排、与时俱进的修订态度,使之成为法律人案头常备的证据宝典。无论是应对复杂案件,还是夯实专业基础,本书均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智识支持。


推荐语
证据是诉讼的基石,本书以实务为锚点,以规则为经纬,为法律人铺就了一条从理论到实战的清晰路径。” —— 毕玉谦(证据法学专家,本书序言作者)